为什么同样的防水卷材,有的人铺完严丝合缝滴水不漏,有的人铺完却没过多久就开始渗漏呢?本文为大家介绍4个不同部位防水卷材渗漏的原因及解决办法,一起来了解一下吧!


防水卷材鼓泡

原因分析

卷材铺贴后即发现鼓泡,一般由小到大,随气温的升高,气泡数量和尺寸增加。基层不干燥,表面没有扫刷干净,防水层底部有水汽渗入,基层面没有涂刷基层处理剂,粘结剂与卷材材性不匹配,涂刷不均匀,铺贴卷材时没有将底面的空气排除,有的排气槽堵塞等都有可能造成这种现象。


解决方法
  • 基层必须干燥,用简易检验方法测试合格后,方可铺贴;


  • 基层要扫刷干净,选用的基层处理剂、粘结剂要和卷材的材性相匹配,经测试合格后方可使用;


  • 待涂刷的基层处理剂干燥后,涂刷粘结剂;


  • 卷材铺贴时,必须抹除下面的空气,滚压密实,也可采用条粘、点粘、空铺的方法,确保排气道畅通;


  • 有保温层的卷材防水屋面工程,必须设置纵横贯通的排气槽和穿出防水层的排气井。


天沟、檐沟漏水


原因分析

沿沟底或预制檐沟的接头处,屋面与天沟交接处裂缝,沟底渗漏水,可能是由于天沟的接头和屋面基层结合处的灌缝不够严密平整。


解决方法
  • 水落口杯要安装好,排水坡度不宜小于 1%,沟底阴角要抹成圆弧,转角处阳角要抹成钝角,用与卷材同性质的涂膜做防水增强层,沟与屋面交接处空铺宽为200mm的卷材条,防水卷材必须铺到天沟外邦顶面;


  • 已经出现裂缝,要将裂缝处的防水层割开,将基层裂缝处凿成“V”形槽,上口宽20mm,并扫刷干净,再嵌填柔性密封膏,在缝上空铺宽200mm的卷材条作缓冲层,然后满粘贴宽350mm的卷材防水层。



变形缝漏水

原因分析

沿变形缝根部裂缝及缝上封盖处漏水,可能是没有检查抹灰质量和干燥程度,没有扫刷干净。


解决方法
  • 在根部铺一层附加层,附加卷材宽300mm,卷材上端要粘牢固(其余为空铺),在立墙和顶面,卷材要满粘贴,墙顶面盖一条与墙面同宽的卷材,贴好一面后,缝中嵌入衬垫材料,再贴好另一面,上面再覆盖一层卷材,卷材比墙外两边宽200mm,覆盖后粘牢,用现浇或预制钢筋混凝土盖板扣压牢固,预制盖板的接缝用密封膏嵌填密实;


  • 已经出现裂缝渗漏水,要将裂缝处的卷材割开,基层扩缝后,嵌填防水密封膏,空铺卷材条后,再将原防水层修补、加强粘贴好;变形缝墙顶面卷材拉裂或破损时,应将混凝土盖板取下,重新修复。



水落口漏水

原因分析

沿水落口周围漏水,有的水落口面高于防水层而积水,或因水落口小,堵塞而溢水。


解决方法
  • 现浇天沟的直式水落口杯,要先安装在模板上,方可浇筑混凝土,沿杯边捣固密实。预制天沟,水落口杯安装好后要托好杯管周的底模板。用配合比为1:2:2的水泥、砂、细石子混凝土灌筑捣实,沿杯壁与天沟结合处上面留20mm×20mm的凹槽并嵌填密封材料,水落口杯顶面不应高于天沟找平层;


  • 水落口的附加卷材粘贴方法:裁一条宽大于或等于250mm,长为水落口内径加100mm的卷材卷成圆筒,伸入水落口内100mm粘贴牢固,露出水落口外的卷材剪成30mm宽的小条外翻,粘贴在水落口外周围的平面上,再剪一块直径比水落口杯内径大200mm的卷材,居中按水落口杯内径剪成米字形,涂胶贴牢,将米字条向口内下插贴牢,然后再铺贴大面防水层。